首頁

2014年1月29日

親子遊-新北市三芝區古蹟巡禮


小奕是我家老大,走古蹟和下象棋是我和小奕的親子時間。行前功課、訪時解說,成了我的固定工作;下象棋?遇強不弱、遇弱不強,我常自豪。話說前兩天又輸了小奕一次,真是有尷尬,哈哈!

新北市三芝區共二處列名古蹟或歷史建築。三板橋知名已久,早先在追尋淡水廳志17橋期間,即已造訪;三芝石滬於2013/08/12登錄,卻是尚未一見。

上網搜羅三芝石滬資料,似乎沒有明確的前人路跡可依循;在三芝八仙宮附近,且一定在海邊,是絕對可以肯定的。

石滬為利用潮汐漲退自然遞換的原理所構築之捕魚設施,潮汐預測時間表 潮汐預報 也顯得非常重要;不然,滿潮是要白走一遭的。


【遊記】

今天台北的天氣不壞,氣象預報也不差,過了淡水卻顯示北方三芝方向有點陰霾,有下雨的跡象。直接進入八仙宮詢問,取得概略地路徑說明,正式出發囉!

面對八仙宮,取左側道路前行,這是我已熟悉的自行車道;由於全程沒有三芝石滬導覽路標,使我每次都是過門未入。前行不久,自行車道路標北海岸1k

過不知名意象(魚網)廊道;由右至左,依序為電線桿、二個大石頭、道路路標。


自二個大石頭中間步道進入,到底靠右沿海岸前進。

三芝新庄里石滬 文化資產個導覽 的構成年代不明,構造物本身並無特殊可看性,但對於科技知識不發達的年代,民智未開,仍不得不感歎與天爭命求不斷生機的先民智慧。

小奕對解說是心不在焉,似乎他只對去了多少地方的古蹟有興趣,數量的多寡才是和同學炫耀的重點相信或多或少也能深埋入心?

跳石過溪是郁永河「裨海記遊」記錄台灣官道(河道)的方式,剛剛小奕就是用跳石過溪的方式到達三芝石滬;這次他採用堆砂造路再跳躍的方式跳過小溪後,自己哈哈大笑起來了我是啥也沒說,跟著哈哈笑。



回返八仙宮。八仙宮 為傳統閩式建築,主祀李仙祖鐵拐(凝陽帝君)。仙駕後壁金龍視,旗球戟磬雙鯉躍(祈求吉慶龍門進)。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位於新北市三芝區芝柏路26號,亦宛然掌中劇團布袋戲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登錄為傳統藝術。故李天祿先生於1931年組團,以掌中戲偶「宛然若真」取名為「亦宛然掌中劇團」;台灣大百科全書 由於演技精湛,獨樹一格,並多次受邀至國外演出,響譽國際。

三芝三板橋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初建於1830年,現狀橋墩利用天然溪石和石條堆砌,共三個橋墩、四個橋孔,橋頭石刻同治拾年立(1871)。


細雨中,補上2013/1/20所留記錄。




三芝櫻花甚是有名,怎奈飄起間斷綿綿細雨,不忍相機受苦,只好沒圖沒真相。這是測試手機離線版GPS結合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的一張截圖(三芝石滬端),是很成功的體驗,值得推廣;相關資訊請閱手機GPS登山推廣計畫 手機GPS登山推廣計畫,提供有興趣者參考。


Remark
1. 2014/1/26旅記。
2. 2014/1/29發佈於Google Blogger

2014年1月19日

新店水岸騎遊(三湖五潭漫遊)


在還未開始在網路寫遊記之前,單車是單車,古蹟是古蹟;市區馬路、人行道、河濱、陽明山系等,無目標、亂亂騎是我的特色,要的就是一份悠閒。

有一次,在烏來內洞,遇到一位蝶友,告訴我正追焦的四隻大鳳蝶是三公一母;還有一次,在關渡橋八里端,遇到一位鳥友,他說埃及聖鹮是外來入侵種,是危害台灣原生鳥種的。我是傻了,無法分辨蝴蝶三公一母也就算了,自然生態的物競天擇也是另一種生態上的破壞,就因為牠是外來入侵種?這確實是一件值得深思的問題。

單車與古蹟的結合,是我所熱衷及推薦。這次,我嘗試著古蹟再加入賞鳥的路線。只是,類單變焦鏡拍水鳥還好,陸鳥就真的太難拍了;另外,我對賞鳥一事,是過門未入,另有鳥友指點。

新店溪自南、北勢溪於龜山雙溪口匯流起,於景美匯入支流景美溪後,過華江橋與大漢溪交會,改稱淡水河。雙北河濱自行車道於新店溪段,南向止於碧潭、新店渡口。若要再沿右岸溯源,則由台9過青潭堰(壩)、小粗坑,切入直潭、康雅崙,抵伸仗板,再短暫地經台9進屈尺,繞行梅花湖、燕子湖,過廣興橋轉走左岸,續經小坑口、濛濛湖、塗潭,進入灣潭搭擺渡,返回新店渡口。

新店水岸騎遊,包含三湖(梅花湖、燕子湖、濛濛湖)五潭(碧潭、青潭、直潭、塗潭、灣潭)推薦給您。

註:
按維基百科說明,今日的碧潭可以被視為類似人工湖泊一類的景觀地形;按新店區公所鄰里資訊說明,青潭因時日而變異,直潭、灣潭係由地形而名之;按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資訊說明,直潭壩完工後,濛濛谷水面上升,形成濛濛湖。

Ref
碧潭:碧潭雖稱為「潭」,但它其實不是真的湖泊地形,而只是因為地形造成一段比較寬闊的河面。曾有一度因為新店溪上游的支流北勢溪上修築了翡翠水庫造成碧潭水位嚴重下降而破壞了景觀,相關單位特別在碧潭橋下修築攔水堰幫助碧潭積蓄水量,保持舊日美景,因此今日的碧潭反而可以被視為類似人工湖泊一類的景觀地形。
青潭:因老青潭附近(南青宮下方)昔日有一大潭,潭水較深呈青色,故名之。
直潭:依傍新店溪,因位溪水曲流河道轉直之處,以地形得名。
塗潭:過思源橋後,溪流速減,泥土於南岸堆積成為沼澤狀的濫土淺潭,故稱之。
灣潭:依傍新店溪,因位曲流河道之處,以地形得名。
濛濛湖:在直潭壩完工後,集水區由直潭至屈尺,水面上升,淹沒山谷,濛濛谷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濛濛湖」。


【遊記】


今天睡得有點過頭,捷運假日可上單車,小混一下,免得車友等。連Youbike也上來了。

車友集合點在碧潭吊橋下方,捷運的便利與快速,反而使我提前到達。

碧潭為1927年公告台灣八景十二勝之一。

碧潭吊橋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始建於日治期1937年,設計與建造皆為台籍人士,橋塔採鎢鋼球軸承工法,為台灣現存唯一 吊橋解析/鎢鋼球 撐起碧潭吊橋

碧潭與吊橋是城市人文與自然勝景的結合,也是近代工藝與山水天成的交融。

進入台9,過青潭橋,消防隊員李合豐銅像 消防忠烈祠 記錄著捨己救人的事蹟。

青潭堰(壩)主要功能為公共給水,所取原水送長興,公館淨水場處理。

陳金龍少校紀念碑 陳金龍少校紀念碑,記錄著軍民一家、風災搶修的英勇義舉

過小粗坑橋,靠右進入永興路,接小粗坑路。粗坑發電廠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位於感恩橋旁,於1907年創建,1909年竣工發電,為台灣現役最老的水力發電廠。建築山牆上,可見台灣總督府的台字徽號(正反兩個三角形)。



幽雅的山光水色,自在的騎行,拋開惱人的塵囂。這裡只有幾位步行者,也有幾位賞鳥人。

過直潭國小,一旁龍形階廊,隨手拍。按路人解說,這是已故王永慶先生的親族住處。

沿下石厝路到底,岔路右轉。直潭壩為供水直潭淨水場,公共給水供水量為大台北地區最大者。

折回岔路,接康雅崙路。短暫地與先人借道,交感小滴汗。

小補碑位於康雅崙路路口,記載著1916年養源堂佛寺修繕康雅崙道路,捐款者謙虛的認為這只是小補而已,所以命名為小補碑。

接回台9,切入新烏路二段50巷陡下,進入屈尺自強路,接梅花湖河岸自行車道。

這位大哥一派的悠閒,怡然自得。

粗坑壩(屈尺壩)原建於1909年,1992年修固補強,主要功能為調節翡翠水庫及桂山電廠發電尾水,引水至粗坑電廠發電。

廣興橋上,澎澎解說著燕子湖的昔日繁華光彩,烤肉、戲水、游泳、划船,現今只成追憶。他是暑假期間的假日義工(救生員),偶爾會被派駐烏來,確保遊客安全。

廣興路上可見粗坑壩另一視景。

過屈尺國小廣興分校,位於廣興路60巷巷底是知名賞鳥區,名項羽灘。四面楚歌、霸王別姬,徒留英雄恨。不妙,變焦鏡打不到陸鳥!

看了許久,鷹科六隻,順哥解說盤旋路徑,預測及手持追焦。這枚差強人意,黑鳶入鏡。

往平廣橋魚梯,灰鶺鴒順利入鏡。


在這裡還有一對夫妻在賞鳥,皆配備單眼長鏡500mm帶腳架,靜靜地等待,不一會,賞鳥大哥抓起整座相機,輕身飛步移位,大姊也跟著動作移機。我是有看沒有到,在那裡啊?順哥順手指向溪邊亂石堆中一較大石頭,哇哩咧,真是好眼力,托福,鉛色水鶇入鏡。這時,順哥慢條斯理的從後貨架包拿出望遠鏡,真是有備而來,酷!

下一站,平廣路一段30號前觀景台。有點小失望,沒看到任何一隻鳥,順手拍。


折回,往小坑一路。岔路左轉往後寮方向,達第二觀景台。林葉間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由短而長、由近而遠,吱吱喳喳,齊跳奔越,我們遇到了百鳥躍林的精彩生動。真是不好意思,欣賞都來不及了,沒拍到,也沒法拍,我自認技術太爛了。

折回,經小坑二路、濛濛湖。


順哥說直潭淨水廠造型也有軍艦的味道,我只覺得最多像貨輪。
ps. 個人認為,電廠軍艦造型獎是烏來發電廠 參訪烏來發電廠

過塗潭新潭路靠右接金龍路,進入灣潭地區。金龍路就是紀念陳金龍少校所命名的。

皇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位於金龍路的一個大轉彎山壁處,為1923年紀念當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巡視所立。實際上,此為捐修道路紀念碑,皇太子裕仁來台行跡並未至此;又若計劃至此,亦存疑。不過,此碑能存留迄今,是為稀物,亦當從善保留,見證道路發展歷史。君不見總督府尚存,何碑不能留?正是台灣包容且多元社會的特性,給個讚!

灣潭位於水源保護區內,存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生態區,與古意橫生的庄厝區,未曾開發;現因市地重劃,將下埔(渡船頭)一帶變更為住商地。今日的鄉野景觀,伴隨著政府的動向、開發商的意圖 灣潭建橋 打造都會新風貌,景觀與人文勢必變異,未來的變化,值得注意。




十年修得同船渡。新店擺渡是活古蹟,一票20元,單車半票10元;時至現今,對灣潭居民而言,仍是義渡(免費)。數年後,或許這全台唯一的渡口擺渡仍然存在,但義渡恐將成為形式,亦或理當消失?


回返碧潭,人潮湧現。碧潭吊橋於2013/08/05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才免於受拆的境遇,給文化局按讚,給文化部按讚,超讚讚的啦~!!!


Remark
1. 2014/1/1旅記。
2. 2014/1/19發佈於Mobile01 遊記與路線享區
3. 2014/1/19發佈於Google Blogger
4. 2014/2/16新增分享 GPS Visualizer地圖GPX軌跡記錄
5. 2014/3/7新增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