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4年7月5日

親子遊-猴硐、金瓜石


自猴硐取金字碑古道越三貂嶺,續接縣道102,北行進地質公園,下切黃金神社、太子賓館,終點在金瓜石。這條路線在心裡計劃已久,卻仍未實際執行。


【遊記】



搭乘第一班捷運轉台鐵4138區間車,7:20就已抵達猴硐。今天的計劃路線,是我第一次將此串聯,地質公園還沒去過;對小奕和一紮而言,全都是第一次造訪、全新的旅途。


古早味麵店隨意吃,口感還不錯。

貓咪成了猴硐一大特色,慵懶無爭似乎也表現遺世獨立的小鎮風情。這兩隻是另類,昂首弓身、曲背捲尾的大聲嚎叫(喵~),虛張聲勢了好一會兒,沒開爪。

火車站對面是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原事務所整建為旅遊服務站,原倉庫整建為願景館。


服務人員說我們早到了,非常親切;小奕和一紮對選礦廠模型真是看的超入神,另外還有展出圖文解說資料,全館就被我們包下。這就是早鳥的好處,哈哈哈~!只是一些區域及二樓還未開放。

猴硐礦區原屬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由福興炭礦包採,日治大正5年(1916)李建興進入福興炭礦擔任書記員,從事礦業工作;大正8年(1919)礦地被三井財團三井基隆炭礦兼併,李進興轉而承攬採礦工作;昭和9年(1934)日人放棄猴硐煤層經營,李進興進而成立「瑞三礦業」文化資產案導覽 接手經營,進行更下層煤礦的開採,成果豐碩,全盛時期煤產量為全台第一。

瑞三煤礦於1990年收坑。昔日產業的光輝,怎堪興衰的無情,時至今日,不過徒留滄桑淒涼的美感,靜待天意的處決。建物與機具若然有情,也嘆仙山不老藥在何方。


瑞三運煤橋始建於日治大正9年(1920),現今橋體為1965年改建遺構。


猴硐坑一旁商家經營懷舊台車,車頭看起來很有味,不知台車路線營運有多長;也因為我們是早鳥,這「遊」錢自然也就省下來了(還未開始營業)。整個的煤礦園區很大,但是,我們計劃要「散步」到金瓜石,必須儘快出發。


猴硐介壽橋紀念碑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1961年介壽橋完工通車,由當時台灣省主席周至柔 維基百科 敬題勒碑。

沿途路標明顯,循大粗坑溪右岸坡道上行,經猴硐生態教育園區,過淡蘭橋,即為金字碑古道路口。
ps. 猴硐國小舊校區因2000/11/1象神颱風引發嚴重土石流而荒廢,原址於2011/8成立「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猴硐生態教育園區

連日炙熱的高溫,早已宣告夏令的到來;踩踏輕慢的步伐,山林可以自然涼。一紮好樣的,再次率先仰攻;小奕更是埋頭起腳,最後是頻頻休息喘噓噓。古道全程多林蔭也多階梯,微風的輕拂仍不足以消散全身暴汗的體熱,不得不稍緩腳步;猛一仰望,哈!奮起餘力,沉重地硬拖台階,就約20來步。一紮已過彎,不見人影;小奕追到,叫停也不理。「金字碑是古蹟要拍照」,「到前面涼亭等我」,其實我已是強弩之末,或許說是「弱」弩之末也不為過。

金字碑 文化資個案導覽 為清同治六年(1867)鎮台總兵劉明燈巡行至此,命人磨壁為碑。碑文「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山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古道最高點為探幽亭,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一紮有強!水壺裡居然還有四分之三的水,小奕則是空空如也。

奉憲示禁碑立於咸豐元年(1851),碑文難辨,可識者無多;若是任意清理或洗刷,雖為善意,亦是不取。相關單位應該要在一旁設立導覽牌,甚或仿製碑提供拓印用,才是經濟且對應之策。茲搜尋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臺灣碑碣拓片 嚴禁砍伐三貂嶺路樹碑記,轉載如下:
署臺灣北路淡水總捕分府、加十級、紀錄十次朱,為示禁事。
本年三月初三日,據生員連日春、林俊英等僉稱:「切生等住居三貂,該處所有三貂大嶺逶迤十里,係淡蘭來往必經之途,羊腸鳥道、險峻非常,所幸綠陰夾道遮護行人。詎迩來,無知之徒只顧利己、恣意燒林,將兩旁樹木漸行砍伐,遂使行者薰蒸之苦而無陰涼之遮,舉步維□、息濱無地。生等郡行經此,目擊心傷;緣思蘭前憲徐,曾於轄內草嶺示禁,道旁左右留地三丈,不准斬伐。三貂嶺倍□於草嶺,非蒙出示嚴禁,諭飭該處隘丁、及總董正副人等,嶺路兩旁留地不准砍伐樹;其已經砍伐之處,不准開墾,以俟萌芽之,生旅可以有賴、憲澤可以覃敷。伏乞恩准示禁,嚴飭隘丁等著意看守嶺路樹木;遇有故違者,即當諭止稟究,永遠遵行無懈。則此嶺樹之陰森,無異甘棠之蔽芾;遐迩被德,萬代公侯。切叩」等情。
據此,除批示外,合行示禁。為此,示仰三貂保等處衿耆、總董庄正副、隘丁人等知悉:尔等須知,道旁留樹原為遮蔭行人,三貂嶺道路崎嶇,相踞何止十里;若非樹蔭遮蓋,夏秋炎熱,行旅維□。自示之後,該處路旁樹木,各宜加意保護。前經砍伐者,毋許開墾,俟其萌芽復生;未經砍伐者,不准再砍,以俟蔭庇。如敢故違,著該地總董、庄正副責成巡嶺,民壯隨時諭止;倘有不法頑民恃強不遵,仍然砍伐,許即扭稟赴轅,以憑究處。其各凜遵,毋違!特示。
茲我眾等恐示文久後毀壞,鳩集資費,爰立石碑,以垂永遠。
咸豐元年五月給,林□□、□合成、連初敬、林士彥、連同興、謝文根、莊恆茂、新雙源仝立碑。
本件碑記係清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淡水廳同知朱材哲給立告示,嚴禁砍伐三貂嶺古道兩旁路樹,以利遮護、方便往來淡水與噶瑪蘭(即今宜蘭)的行旅過客。文中所提「蘭前憲徐」,即噶瑪蘭廳通判徐廷掄。

土地公廟,隨手拍。

出古道接縣道102,平緩卻曝曬;發給一人一頂小帽,勉強有個小遮陽。「運氣好的話,前面可能有飲料喔」。

其實,古道和縣道102有很多的蝴蝶,我今天依然帶的是三防小相機,淡紋青斑蝶?隨手拍。

不厭亭是單車車友練車的聖地,此景有著「小武嶺」的美稱。這幾個禮拜的假日都是高溫難耐,我還是帶小孩遊古蹟就好了。「老板,加鹽沙士兩罐」。

遠眺九份,風起雲湧,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加快腳步。這飄來雲霧,使得體感溫度明顯下降,現在時刻11:30近正午。

前方的大髮夾彎是金瓜石地質公園入口。

進入步道有一小溪,洗把臉、泡個腳,舒暢!吃點餅乾、喝口飲料,繼續走行在裊裊雲霧中。地質解說?不了,今天要當快活仙。

煙霏霧集,自在,如幻境!

一紮愛搞怪,小奕愛作怪。

黃金神社在雲霧中忽隱忽現,飄渺不真切!

沿途路標清楚,不虞迷途。自地質公園往黃金神社,大部份為石階往下,小部份平緩路面,兩側蔓草夾道,相信此路段是少有遊客。

金瓜石神社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又名黃金神社,為直轄市定古蹟,於2001年文化建設委員會(現今文化部)公佈「台灣歷史建築百景」所列唯一神社。興建位址與自然環境協調,雖只餘部分殘蹟,仍具幽靜典雅氛圍。



隨手拍。

金瓜石太子賓館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直轄市定古蹟,日式庭園建築,開放參觀(室內未開放)。


家庭旅遊、情侶伴遊,人聲鼎沸,吱吱喳喳。金瓜石地方文化觀光推展的很成功,非常值得慶幸與鼓勵;我是性喜孤芳客,只好速速撤離。哈哈!

隨手拍。在這裡,我只是過客,結束親子登山健行遊古蹟。


Remark
1. 2014/6/29旅記。
2. 2014/7/6發佈於Google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