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7年10月20日

清代台灣鐙正名


亦如前述 清代台灣鐙守名錄、建物分別,清代台灣鐙包含淡水高燈稱「鐙杆」、淡水低燈稱「鐙樓」、高雄燈塔稱「鐙房」、漁翁島燈塔稱「鐙塔」,若指全區,則稱為「鐙站」。當然,建物主體還有一種類稱為「鐙架」,只是清代台灣各鐙並無此記錄。

再如前述 清代台灣海關開關啟徵日、安平燈塔新增補遺 20171019,自以為是的懷疑南台灣海關正口、子口(外口)有不同的解讀。

閒話略過,依據「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總册原文版「List of the Chinese lighthouses, lightvessels, buoys and beacons」,表列清代官方台灣鐙名稱:
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
總册原文版
個人解讀直譯燈名
淡水口二鐙
High Bar Light
Low Bar Light
淡水高鐙(鐙杆)
淡水低鐙(鐙樓)
火燒嶼
South Cape
南岬鐙(鐙塔)
旗山
Saracen Head
塞勒生頭鐙(鐙房)
安平老砲台
(至1895從未改稱)
Fort Zelandia
Anping(自1891版改稱)
熱蘭遮城鐙(鐙杆)
安平鐙(鐙杆)
西嶼
Fisher Island
漁翁島鐙(鐙塔)

如此,總册的華、洋二版又明顯地是各行其道了;那是否也能佐證南台灣海關正口、子口(外口)是各有其說呢?也難怪清代南台灣海關正口在何處有所爭議了。

貼圖取自總册1895原文版。


上表有幾點是必須要說明的:
1. 台灣在清代時期,「鐙」是主體,建物則分多種,特將清代時期稱「鐙」,不稱「燈」。
2. 如果接受外來語「熱蘭遮城」,則「塞勒生頭」也當為合理稱呼。
3. 目前當局所管轄者,「鐙房」尚有大膽島鐙,雖然已消失。

在日治時期也曾出現過一座「燈樓」。如果日治時期的燈樓矮一點,只有一層樓高,會不會稱為「燈房」呢?當然,這也是胡思亂想的自以為是,請笑笑~!且待下回分曉。


=+後記=+=+=+=+=+=+=+==+=+=+=
正名?「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和「List of the Chinese lighthouses, lightvessels, buoys and beacons」都是清代海關官方刊物,也就是說,兩者自然都是正名,這個結論可以接受嗎~?


Remark
1. 2017/10/20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7/10/21新增後記。
3. 2019/8/11校正淡水口二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