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6年2月24日

富貴角燈塔(富基角燈臺)初史略


1895馬關議約(明治28年),臺澎易幟。

1895/5/29日軍登陸澳底。日台海底通信電線及航路標識建設急務。

1895/6/24臨時臺灣燈標建設部官制公布,部長為陸軍將官,以陸軍工兵大佐充任,受陸軍大臣指揮。

1895/8/13技師竹田關太郎現地勘察。

1896/4/1富基角燈臺工事起工。用地買收自滬尾街林萬得,共9,550坪。在距燈臺約三町(*1)的海濱搭設棧橋。材料由日本安排,雇船門司丸載運,塔構件(*2)由東京田中鐵工場製作,其他自橫濱、神戶運搬。

1897/2/24富基角燈臺工事完竣。燈臺黑白橫線八角形鐵造,高自基礎100尺、平均水面上166尺,燈器三重蕊石油火口附折射器,燈質第二等,不動白光,光力約3,500燭光,光達距離19浬。其他建物包含吏員休息所磚造一棟、置物間木造二棟、水井、圍牆等。建築費共計71,287.761-(七萬一千二百餘圓)。

1897/3/18臺灣總督府通信部接替。

1897/4/20燈臺看守香山晄治點燈。


1897/9遞信技師石橋絢彥製作霧警號器械,因地方匪徒烽煙,相關工事難立。

1898霧警號工事起工。

1898/12霧警號工事竣成,總工費金21,671.75圓。

1899/2燈臺配置防禦用銃三挺。

1899/2/7燈臺看守吉野井。

1899/3/15霧笛吹鳴(*3),每逢濃霧天候,則每小時吹鳴一次,每次持續5秒,音響約達四海浬半。

1902/4防禦用銃繳回。

1906/10富基角和淡水之間架設電話線。

1909/1/10燈塔外廓修繕工事。設不動赤色假燈,高水面上74尺,光達距離約6浬。

1909/2/11新設渡口廊下(*4)。

1909/3/14燈塔外廓修繕工事竣工。

1909/3/15燈臺點燈,假燈撤去。

1909/12/1霧笛廢止,霧砲備用。

1911/5/14燈器改石油蒸發白熱燈火口,光力約17,600燭光。

1912/6/24新設霧砲臺1.7坪。

1920/12/15塔身鐵板因腐蝕以混凝土包覆。

1927/11富基角燈臺改稱富貴角燈臺。

備註如下:
*1 單位換算:1町=0.109km。
*2 原日文漢字「燈塔」,按工程觀點,此為立式桁架組成,所以改以「塔構件」稱呼。
*3 臺灣第一次霧笛吹鳴:1899/3/15富貴角燈塔。
*4 渡口應指富基角燈臺起造所建棧橋位置,但(應)不在現今富基漁港港內範圍。現今富貴角燈塔外牆大門至富基漁港最近約600~650m。


Remark:
1. 資料取自1928(昭和三年)遞信志航路標識篇,舊圖翻拍(並截圖)自中研院臺史所 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大日本地誌卷十」
2. 現狀主體為1962年改建八角形混凝土塔,塔身黑白相間條紋外觀。貼圖為2013/8/25造訪記錄。
3. 日軍軍方在台興造二座燈塔,依序為鼻頭角燈塔、富貴角燈塔,並分別於1896/11/21、1897/3/18移交總督府通信部(民政使用),及分別於1897/2/1、1897/4/20點燈。此二座燈塔當然也是日領期所建造的前兩座燈塔。
4. 2016/2/24貼於Google Blogger。
5. 2016/3/1標題更名、新增2016/2/28造訪記錄
6. 2016/4/4分享 請點連結 列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