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6年10月1日

鵝鑾鼻燈塔(鵝鑾鼻燈臺)初史略


此篇主文轉抄自各摘錄的文獻資料,並按時間先後排列,個人意見放備註,以下提供參考。

清季申報台灣紀事輯錄(1994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光緒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台灣信息,言臺地之南有海曰鵝聯鼻,乃船舶之所;由閩、粵赴日本及舊金山等埠,所必經之路也。波濤澎湃之中,時有礁石潛伏於下;頗為行船之患。去歲經稅務司倡議建築燈塔於其間,俾船過此者知所趨避。自春間興工,至是歲二月始獲落成;而燃燈其上焉。計每日工役百餘名,經費需銀約二十萬元有奇。此塔建在經線二十一度五十五分、緯線一百一十度五十分。塔頂距水五十六丈,全塔皆鐵板所成;燈光能燭六十六□。塔中設礮臺二座,上座置連環五響礮一尊,下座置連環十二響礮一尊。塔腳四圍環以水溝,深約八尺、闊約丈餘;蓋使水有消納以免淹侵其塔,又防生番滋事突到攻毀也。塔內有水倉、火藥倉、廚房、浴房,坐談、寢息之所無不備具。塔頂有鐵球,孔藪玲瓏,以通火氣;又有鐵計,以示風色。針懸鐵線,直透□地,引電歸土,免雷震擊。距塔十餘丈,另築□垣,以為外護。又於西南及東北二隅,各築小礮臺□座,置礮一尊;遇有大霧,則然放示警,使船遠避。其佈置周密,思慮深遠如此。上月二十四日落成,中西官員前往慶賀,施放爆竹數萬響以志喜焉。(*1)(*2)

遞信志航路標識篇(1928日本國會圖
明治28年末(*3),吉野艦奉命收容燈塔守並護送至廈門,拔錨後,恆春方面清兵來掠奪並破壞燈塔(*4)

遞信志航路標識篇(1928
明治30711總督府土木課著手修繕,同313月末竣工並移交通信課,工事費68,958.23圓。

1898-04-15府報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明治31年總督府告示第26號,鳳山縣恆春鵝鑾鼻庄鵝鑾鼻燈臺所為第一等不動紅白色,自明治31510日以後每夜點火。位置北緯2155分、東經12051分;鐵造圓形、塗白色,燈火高59尺、距水面高180尺;燈火自南85度東起,經北至南55度西之間為白光,又燈火自南85度東起,至南28度東之間為紅光,前述方位自海上測定,晴夜光達距離20浬。
Ps. 貼圖翻拍自 日本國會圖書館「臺灣名所寫真帖(1899)」。

1909-07-28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學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
燈塔用白熱燈試驗,計劃先用於北島和鵝鑾鼻燈臺。
Ps. 貼圖翻拍自 日本國會圖書館「臺灣寫真帖(1908)」。

1910-01-23官報 日本國會圖書館
明治43年總督府告示第4號,鵝鑾鼻燈臺光力變更為26,000燭光。

遞信志航路標識篇(1928
明治43123原五重芯火口撤去,改用石油蒸發白熱燈器,光力達26,000燭光。(*5)

1931-10-04臺灣日日新報
本島南端之鵝鑾鼻燈臺,向來為不動式,今回改為迴轉燈,由遞信部派技術者設置機械。

1931-10-23官報 日本國會圖書館
昭和6年總督府告示第136號,鵝鑾鼻燈臺自昭和6121日燈質變更,改為明暗白光、明5秒、暗5秒,光力及其他同前。
Ps. 貼圖翻拍自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の風光(1935)」。

1937-03-17臺灣日日新報
名古屋汎太平洋博覽會,臺灣館陳列鵝鑾鼻燈臺模型。
Ps. 貼圖翻拍自1936-12-12臺灣日日新報。

備註如下:
*1 鵝鑾鼻燈塔點燈日為清光緒9324日,轉換西曆為1883/4/30
*2 關於興造鵝鑾鼻燈塔的緣由,推薦閱覽 原住民文8 地圖版牡丹社事件、Facebook海關燈塔 南岬燈塔建造始末。
*3 原文誤植為「明治29年末」。
*4 馬關條約後,清軍奉命撤離台澎,這筆破壞燈塔的記錄,應該算在周遭亂民的行為?還是清兵志願留守易幟(黃虎旗)抗擊的荒唐?只能說是戰災吧!
*5 按「遞信志航路標識篇(1928)」所述,原五重芯火口搭配一等鏡,光力6,500燭光。



【新增記錄#2016/10/22

這筆紀錄是來自一位南岬大哥的傳訊,貴人
,事少功倍大。

按中國海關密檔第三卷p250-,鵝鑾鼻燈塔於1883-04-01啟用(換算清曆為光緒九年224日)。
按上海申報記錄鵝鑾鼻燈塔為光緒九年2月落成,324日中西官員慶賀落成。兩相對照,互不違背。

鵝鑾鼻燈塔啟用日當為1883-04-01,感謝南岬大哥~!



【新增記錄#2019/8/22】

倫敦憲報「倫敦憲報(1882-06-20)」紀錄,南岬臨時鐙1881-12點燈。

貼圖取自 哈佛圖書館 哈佛燕京圖書館,光緒9年2月28海江警船示第166號。

貼圖取自 哈佛圖書館 哈佛燕京圖書館,「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1884)」第十六鐙火燒嶼鐙。


Remark
1. 貼圖為2016/7/31家旅記錄。
2. 2016/10/2貼於Google Blogger
3. 2016/10/22新增紀錄。
4. 2019/8/22新增紀錄。
5. 2022/05/15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