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7年10月28日

燈標初史略 北椗島燈塔新增補遺 20171028


貼圖取自清光緒9年(1883)「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佐證北椗島燈塔點燈日為清光緒8年9月7日,換算西曆為1882-10-18。

按「中國沿海鐙塔誌(1933)」記錄,北椗島燈塔於清光緒9年9月18日(1883-10-18)點燈;經查原文「The coastwise lights of China(1932)」,記錄僅有西曆1883-10-18,而無清曆;如此只有年份不同(月日相同),當可判斷印刷錯誤。

如果有人認為原書亦註明前一年已設臨時燈,那麼鵝鑾鼻燈塔點燈日就要改寫了~!貼圖取自清光緒10年(1884)「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


Remark:
1. 2017/10/28貼於Google Blogger。

2017年10月27日

現存日治期燈杆


現今的燈杆數量是多到不易去清點,但是,日治期的燈杆呢?還真的不多,而且比燈塔少,除了三仙台燈杆算是知名景點外,大部份都為人所漠視,只有當地釣客會去親近。以下僅記錄歷史能接續的燈杆,且將已改建為燈塔者排除在外,至於其中某些是否原建物,則因資料有限而僅能合理懷疑。

三仙台燈杆
三仙台燈杆於1915-04-12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三仙臺燈臺」,一層樓樣式,若以清代鐙建物的術語來說,明顯可稱為三仙臺「鐙房」;另一方面,建物主體為混凝土造,若以現今觀點,除非造型特殊,水泥建物則實在無可褒貶,但是,台灣第一座水泥廠「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於1917才投產,如此也就意味著1915台灣第一座混凝土造「三仙台燈杆」的歷史重要性。
藉由舊圖,燈鏡和塗色不論,除了杆體加長外,現今外型看不出有何明顯變異。另加貼已難辨識的設計圖,取自臺灣文獻館。


八尺門燈杆
台灣第一座防波堤燈杆在日治期稱為「仙洞燈臺」,因基隆港擴建而殺腰吶吶ヽ抵死而畢。八尺門燈杆於1923-04-05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八尺門燈臺」,這是現存於防波堤最早的燈杆。造型有著傳統蠟燭台的意味,杆體底部燭台腳卷草樣式為特色,姑且將這類外型稱為「標準一型」,基隆港和台中港可見類製品,原型即八尺門燈杆。
藉由舊圖,燈鏡和塗色不論,現今外型看不出有何明顯變異。

新港燈杆(新港燈塔)
新港燈杆於1932-12-25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新港燈竿」。建物主體位於防波堤,形體是燈杆,編置是燈臺所(燈臺所是日治初期的名詞,即常態編制臺長、燈守),常置臺長一名,轄下管理臺東燈臺(已消失)ヽ三仙臺燈臺,是為日治期唯一編制臺長的燈杆,足稱第一大燈杆。造型實用簡約,姑且將這類外型稱為「標準二型」,高雄港、馬公港外浮塭礁可見類製品,甚至七美燈塔亦是,原型即新港燈杆。成功(新港)漁港於台灣光復後擴建,延長兩側防波堤,並新置進港燈杆左綠右紅各一,新港燈杆經漁會反應而得以保留,再於2010海關當局(燈塔業務今為航港局所轄)將之改稱燈塔,並改塗白色迄今。
藉由舊圖,燈鏡和塗色不論,現今外型除杆體下段已修改外,包含基礎座ヽ儲藏室ヽ杆體中段以上和燈座,皆看不出有何明顯變異。

小琉球漁港南外堤燈杆
小琉球漁港南外堤燈杆於1937-10-25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琉球嶼防波堤燈竿」;造型歸類為「標準二型」,明顯地,現今已非原建物,但史蹟及功能仍為延續。

安平漁港北、南內堤燈杆
安平漁港北、南內堤燈杆於1938-03-23點火啟用,是台灣第一對燈杆(雙胞胎燈杆),日治期稱為「安平導流堤北、南燈竿」;造型歸類為「標準二型」,由於擴建安平漁港防波堤使導流堤廢棄,明顯地,現今已非原建物,但史蹟及功能仍為延續。

高雄一港口北、南防波堤燈杆
高雄一港口北、南防波堤燈杆於1938-04-15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高雄港防砂堤、防波堤燈竿」,是台灣第二對成對燈杆;造型歸類為「標準二型」,是現存最早的雙胞胎燈杆。
藉由舊圖,燈鏡和塗色不論,現今外型看不出有何明顯變異。

浮塭燈杆
浮塭礁初期原為鐵柱「掛燈立標」,於1909-07-15點火啟用,之後改築混凝土造於1939-08-25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浮溫燈標」;造型歸類為「標準二型」。
藉由舊圖,燈鏡和塗色不論,現今外型看不出有何明顯變異。

花蓮港防波堤燈杆
花蓮港防波堤燈杆於1940-04-20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花蓮港防波堤燈臺」;造型為塔型燈杆,姑且將這類外型稱為「標準三型」,於基隆港ヽ蘇澳港ヽ台北港可見類製品。
花蓮港於台灣光復後擴建並延長防波堤時,曾予以炸除,後再於延伸端按原樣新造,史蹟及功能仍為延續。

補充說明:
以上所謂「標準x型」,其尺寸或高度當然會有所變異,皆僅是個人胡思亂想的推論而已,請笑笑~!
某些燈標並不能接續歷史,如桶盤嶼燈標,原位於桶盤嶼自然地貌之上,而今燈杆設於人工建物防波堤突端,故略之!另一方面,已改建為燈塔者,如花蓮港燈杆已改建成花蓮港燈塔;再如球子山燈杆,日治期稱為「球子山假燈竿」,亦略之!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假燈竿」是臨時燈杆,怎能列入?這話只能說「對一半」,因為木造燈杆在日治期約1927之後通稱「假燈竿」,使得與新造燈塔所設的臨時燈杆產生混淆。「球子山假燈竿」於1935-02-06開始點燈,至台灣光復燈塔接收報告有案可查,史蹟在目,難以抹滅。
再舉一更明顯的例子說明,大板埒燈杆(已消失)於建置初時,1916-03-18總督府告示稱「大板埒燈竿」,再於1927-05-22改稱「大板埒假燈竿」,而大板埒燈杆亦在台灣光復燈塔接收報告之內,這樣長時間的點燈記錄,如何能稱為臨時?如何能消滅歷年「燈台表」的記錄?


Remark:
1. 以上舊照片,全部取自FB海關燈塔賢拜所贈「Report on Taiwan Lights(1946)」。
2. 2017/10/27貼於Google Blogger。

2017年10月21日

燈標初史略 坑子口燈標


承前所述 後龍泊地、鹿港泊地、佐佐木島燈標木造見張台掛燈在1949燈台表有三座;而 FB關燈塔 賢拜貼文是四座,另一座則是坑子口燈標,當然,賢拜最後也一併將【Report on Taiwan Lights1946)】複本送予我閱讀。這只能說謝謝,也只能將其後發現的心得當回報。

個人判斷坑子口燈標疑在坑子口北側紅崎頂,理由:
1. 台灣燈塔報告記錄坑子口燈標距離白沙岬南邊約18公里,而白沙岬燈塔以現今台15距離坑子口約有22公里。

2. 搜尋哈佛燕圖最後英文版1947海關燈表,四座臨時燈標僅登錄坑子口燈標在桌形山丘(丘頂是平地)。


3. 選用1944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航照修正版),符合坑子口附近且是桌形山丘的,現稱為紅崎頂,走台15距離紅崎頂約20.3~20.5公里。


以上只是個人認為合理的推論,木造見張台(瞭望台)是沒理由還存在的或許訪問當地耆老可以聽聽老故事。


Remark
1. 2017/10/21貼於Google Blogger

2017年10月20日

燈標初史略 高雄燈塔新增補遺 20171021


高雄燈樓

個人在查找日治時期燈塔史料時,曾意外發現一座高雄「燈樓」,且是僅有唯一的一座;之後在FB海關燈塔賢拜提供的一批舊圖參考史料中,發現一份「高雄防陂堤燈臺副燈舍及裝置圖」;現今初步整理清代台灣「鐙」,已告一段落;三者之間再連結目前現有各個燈塔資料…?真的可以自娛~!

高雄築港作業需要,於1926興建一座燈樓,光力50萬燭,於1927-10-26點火,再於1928-09-20增強光力至100萬燭,至1930-11-24點燈休止。
ps. 總督府告示資料取自日本國會圖書館




藉由舊圖參考史料,這座燈樓明顯地仍默默地佇立在高雄燈塔旁。
ps. 感謝塔友提供美圖


若以清代「鐙樓」和日治「燈樓」概念,現今燈塔有沒有可以稱作「鐙樓」或「鐙房」的呢?希望不是太欠揍,請笑笑~!


Remark:
1. 2017/10/21貼於Google Blogger。

清代台灣鐙正名


亦如前述 清代台灣鐙守名錄、建物分別,清代台灣鐙包含淡水高燈稱「鐙杆」、淡水低燈稱「鐙樓」、高雄燈塔稱「鐙房」、漁翁島燈塔稱「鐙塔」,若指全區,則稱為「鐙站」。當然,建物主體還有一種類稱為「鐙架」,只是清代台灣各鐙並無此記錄。

再如前述 清代台灣海關開關啟徵日、安平燈塔新增補遺 20171019,自以為是的懷疑南台灣海關正口、子口(外口)有不同的解讀。

閒話略過,依據「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總册原文版「List of the Chinese lighthouses, lightvessels, buoys and beacons」,表列清代官方台灣鐙名稱:
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
總册原文版
個人解讀直譯燈名
淡水口二鐙
High Bar Light
Low Bar Light
淡水高鐙(鐙杆)
淡水低鐙(鐙樓)
火燒嶼
South Cape
南岬鐙(鐙塔)
旗山
Saracen Head
塞勒生頭鐙(鐙房)
安平老砲台
(至1895從未改稱)
Fort Zelandia
Anping(自1891版改稱)
熱蘭遮城鐙(鐙杆)
安平鐙(鐙杆)
西嶼
Fisher Island
漁翁島鐙(鐙塔)

如此,總册的華、洋二版又明顯地是各行其道了;那是否也能佐證南台灣海關正口、子口(外口)是各有其說呢?也難怪清代南台灣海關正口在何處有所爭議了。

貼圖取自總册1895原文版。


上表有幾點是必須要說明的:
1. 台灣在清代時期,「鐙」是主體,建物則分多種,特將清代時期稱「鐙」,不稱「燈」。
2. 如果接受外來語「熱蘭遮城」,則「塞勒生頭」也當為合理稱呼。
3. 目前當局所管轄者,「鐙房」尚有大膽島鐙,雖然已消失。

在日治時期也曾出現過一座「燈樓」。如果日治時期的燈樓矮一點,只有一層樓高,會不會稱為「燈房」呢?當然,這也是胡思亂想的自以為是,請笑笑~!且待下回分曉。


=+後記=+=+=+=+=+=+=+==+=+=+=
正名?「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和「List of the Chinese lighthouses, lightvessels, buoys and beacons」都是清代海關官方刊物,也就是說,兩者自然都是正名,這個結論可以接受嗎~?


Remark
1. 2017/10/20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7/10/21新增後記。
3. 2019/8/11校正淡水口二鐙

2017年10月19日

燈標初史略 清代台灣海關開關啟徵日、安平燈塔新增補遺 20171019


清代台灣海關開關啟徵日

清代台灣海關共開四通商口岸,依序是淡水、雞籠(基隆)、旗後(打狗港、高雄)、臺灣府(安平)。就現有大部分的資料顯示,淡水正口和基隆子口成對、安平正口和高雄子口成對,但在追溯過程中可以發現,隱約很有波折或內情,特別是安平和高雄。

貼圖翻拍自「海關機密檔」p246-,佐證清代淡水(滬尾)和安平(臺灣府)為正口,並佐證台灣各關口開關啟徵日,除臺灣府(安平)尚需再查外,其他三口開關日應已拍板。
ps. 點圖可放大
設關地點
開關啟徵日
轉換西曆
備註
滬尾
清同治1622
1862-07-18
正口
雞籠
清同治2819
1863-10-01
子口外口
旗後(打狗港)
清同治341
1864-05-06
子口外口

按「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台灣分淡水關和臺灣關(臺南關),其中臺灣關於1892版改稱臺南關;按總册原文版「List of the Chinese lighthouses, lightvessels, buoys and beacons」,台灣分Tamsui District.Takow District.Tainan District.)。如此,淡水關在華、洋二版相符,但形成華版臺灣府(安平)正口和旗後(打狗港)子口、洋版打狗(旗後)正口和安平(臺灣府)子口,甚是有趣的奇妙現象,無怪乎難解。以上或僅是個人胡思亂想的謬論,請笑笑~!


安平燈塔

按「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安平燈塔初設於清光緒7年;再經由總册原文版Corrected to 1882-02-01List of the Chinese lighthouses, lightvessels, buoys and beacons」得知「Fort Zelandia …, 1882 lighted」;兩相對照,安平燈塔初點日範圍縮至1882-01-01~1882-02-01

繼續登錄在案,留待有緣再續。苦笑~!


Remark
1. 2017/10/19貼於Google Blogger

2017年10月14日

台灣第一對燈杆(雙胞胎燈杆)


基於航路安全考量,台灣地區屬IAL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ne Aids to Navigation and Lighthouse Authorities)B區制,進港燈杆左綠右紅(出港燈杆左紅右綠)。而台灣第一對燈杆設置於何處,成了值得追尋的目標。

拜開口通商國際航路所賜,現代化建港起於清代,以淡水、基隆、安平、高雄四港為始;但是,真正實際地大力建設港灣,則始自日治時期;而成對燈杆的肇始,是1938-03-23點燈的安平導流堤北、南燈杆,除塗色和燈光不同用於辨識外,這就是一組成對的燈杆。

「Report on Taiwan Lights(1946)」曾留下二張安平導流堤北、南燈杆記錄照片;遺憾的是,這台灣第一對燈杆已走入歷史,並已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


台灣第二對燈杆緊接在1938-04-15點燈,現今官方名稱為高雄一港口南防波堤燈杆、高雄一港口北防波堤燈杆。按日治昭和13年總督府告示第154、155號,高雄港防波堤突端燈竿(日文漢字稱竿)、高雄港防砂堤突端燈竿建設,…(以下略);而且,總督府告示除上述外,之後再沒有此二燈杆有變更的記錄。

「Report on Taiwan Lights(1946)」陳述此二燈杆除塗色和燈光外,是為成對,並且留下一張影像。

貼圖1944美軍航照圖、套疊Google Maps地圖(透明度54%),可以佐證1944至今,高雄港突堤沒有明顯地差異。


將塔友提供西子灣夕照當底圖,再將舊圖調整角度並逐步微調大小比較,其身材比例幾乎相同,如此,是否可以大膽推測這對燈杆仍是原建物呢?

塔友提供高雄雙胞胎燈杆貼圖。謝謝啦~!


基隆港沒有嗎?哈哈,那已是台灣光復後的事情了~!


Remark:
1. 2017/10/15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7/10/24修正。

2017年10月9日

清代台灣鐙守名錄、建物分別

依據來源
記錄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1
光緒10年總冊(1884)
臺灣關
吳大陣
李得 (暫用)
2
光緒11年總冊(1885)
臺灣關
李養
3
光緒12年總冊(1886)
臺灣關
李旦
蔡恩
4
光緒13年總冊(1887)
臺灣關
李孕
盧清泉
5
光緒14年總冊(1888)
臺灣關
李孕
盧清泉
6
光緒15年總冊(1889)
臺灣關
李養
盧清泉
8
光緒16年總冊(1890)
臺灣關
李養
盧清泉
10
光緒17年總冊(1891)
臺灣關
李養
盧清泉
12
光緒18年總冊(1892)
臺南關
王水陶
盧清泉
14
光緒19年總冊(1893)
臺南關
盧清泉
郭標
16
光緒20年總冊(1894)
臺南關
盧清泉
郭標
18
光緒21年總冊(1895)
臺南關
郭標
盧清泉
20
遞信志航路標識篇
高雄燈臺
本島人三人
22
遞信志航路標識篇
安平燈臺
稅關吏員兼掌
7
光緒15年總冊(1889)
淡水關
林仕聲
郭茅生
黃永來
張清養
9
光緒16年總冊(1890)
淡水關
郭茅生
黃友來
潘老登
林桶
11
光緒17年總冊(1891)
淡水關
郭茅生
黃友來
林桶
林木
13
光緒18年總冊(1892)
淡水關
黃友來
郭茅生
林桶
林木
15
光緒19年總冊(1893)
淡水關
黃友來
郭茅生
林桶
潘老登
17
光緒20年總冊(1894)
淡水關
黃友來
郭茅生
林桶
潘老登
19
光緒21年總冊(1895)
淡水關
黃友來
潘老登
林桶
郭茅生
21
遞信志航路標識篇
淡水導燈
林桶
潘老
郭生
陳阿九 (傭役)
遞信志航路標識篇
漁翁島燈臺
許阿珠
許阿追
曾阿穩
光緒21年總冊(1895)
廈門關
許阿珠
許阿追

1. 自清光緒10年(1884)版起,總冊內開始提供鐙守名錄,之後於何年版本中止,尚不得而知。
2. 台灣關(後稱台南關)轄下安平老砲台鐙、旗山鐙,表列鐙守名錄每年僅2名,而安平老砲台鐙於清光緒7年點燈、旗山鐙於清光緒9年點燈,則鐙守名錄無法辨別職司位址。若依日方接收所載,名錄即指旗山鐙。
3. 淡水關轄下淡水二鐙,高低燈一對,表列鐙守名錄每年4名,無疑義。
4. 台灣關轄下西嶼(漁翁島)鐙、火燒嶼(鵝鑾鼻)鐙為廈門關派駐洋人和華人鐙守。
5. 日方佔據澎湖後,記錄清西嶼鐙守洋人皆往廈門,留守外垵鄉人許阿珠、許阿追、曾阿穩共三名;其中許阿珠和許阿追二人登錄在華人守鐙冊廈門關內。
6. 日方接收火燒嶼鐙前,記錄看守洋人三名、華人三名和警備14名,軍艦吉野護送回廈門(人數不詳)。惜無紀錄任何人名可追尋。
Ps. 日方佔據澎湖行為在馬關條約之前,特以紅色粗體字表示。

清代海關總冊著重的字眼在一個中文「鐙」字。若單指主體建物,則將淡水高燈稱「鐙杆」、淡水低燈稱「鐙樓」、高雄燈塔稱「鐙房」、漁翁島燈塔稱「鐙塔」。又若指燈塔全區,則由海關官方另一刊物【中國沿海鐙塔誌(1933)】可知,稱為「鐙站」。

清代海關總冊內,塔體建物還有一稱為「鐙架」,如九段鐙架,以下節錄片段:「西北十六里半地方,設有白色三根木架一個,高三丈四尺,上置六等透鏡」,可惜不知九段鐙圖在何方,只能自行發揮想像力。

以下分別貼出淡水「鐙杆」、淡水「鐙樓」、高雄「鐙房」、漁翁島「鐙塔」。雖然都不是清代時期的照片,但由歷史可知結構體皆為清代所建。

淡水高燈「鐙杆」貼圖取自【Report on Taiwan Lights1946)】。

淡水低燈「鐙樓」貼圖取自【臺灣寫真帖第1卷第11集(1915/8)】。

高雄燈塔「鐙房」貼圖取自【臺灣諸景寫真帖(1896)】。

漁翁島燈塔「鐙塔」貼圖取自【臺灣大觀(1935)】。

個人假想「鐙架」應該就像四草湖燈標,貼圖取自【Report on Taiwan Lights1946)】。

就此打住,請待下回

Remark
1. 2017/10/9貼於Google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