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頭文字

古蹟、單車、親子,我的記錄簿。 (蝴蝶+1)

2016年11月19日

樟樹灣隧道、樟樹灣暗橋


日治期間,因清代鐵路標準過低,彎曲過大且急坡多,台北至基隆鐵道路線進行改良計劃,台北至桃園鐵道路線進行重新設計(放棄清代原有路線),桃園至新竹鐵道路線亦進行改良計劃。

1895-07著手測量基隆至台北間,1895-10-03鐵道隊長山根武亮提出水返腳至台北間四位置為最不良,包含:(以基隆為起點)自10哩〜1030鎖、1145鎖〜1160鎖、1165鎖〜125鎖、1740鎖〜1750鎖,申請鐵道改良;總督府陸軍局同日許可。

樟樹灣隧道於1895-12-10起工,1896-06-15竣工位置自1152長度317.72呎,側壁及坑門砌石叠築,拱頂磚造,門額伊藤博文題字「開物成務」。縱貫鐵路於1899-05工,1908-04竣工,樟樹灣隧道改稱南港隧道,位置調整為自1052719分。再於十大建設期間,南港隧道在1975因鐵路電氣化施工而擴孔,現今南港隧道已改建為機車與腳踏車專用道,繼續執行不同使命。

現存隧道避車洞可以感受其歷史。

復刻匾額「開物成務」位於汐止市區秀峰路的汐止區綜合運動場旁,設有解說牌。

關於樟樹灣隧道原為清代鐵路隧道擴孔之說,頗難認同。1895-09-30鐵道技師小山保政提出現有鐵道調查報告書:「972鎖𢪬倉坑(現今康誥坑溪)鐵橋,於松樹灣(現今樟樹灣)沿山腰(日文漢字為山腹)彎曲前進,1158鎖佛祖川木橋(溪名不知,對應為現今台5省道暗橋,與鐵路樟樹灣暗橋平行並列),」。另外,伊藤博文所書在士林芝山公園尚有「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縱貫鐵路於1908-04竣工,樟樹灣暗橋位置調整為自1059533分,長度12呎拱橋,起造和竣工年月日雖然不明,該與樟樹灣隧道同期建設,且無理由晚於,此當為合理推論。


結合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以圖觀史。自台北往基隆方向,經汐止,過舊七堵火車站(清代稱八堵火車站),轉北過今大華橋,沿八德路往獅球嶺方向,穿越獅球嶺隧道達基隆,是為日治期第一代縱貫道之台北至基隆段,此與省道台1舊路台北至桃園段的作為相符合。
Ps. 佐證地圖:1921地形圖 + 1944航照修正版,點圖可放大



參考資料:
1. 台灣鐵道史(1911日本國會圖書館
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Remark
1. 2016/11/20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6/11/28新增貼圖。

2016年11月11日

淡水線第二北投川橋(附台鐵淡水線初史略)


鐵路淡水線於1901-08-25通車,最後一班列車於 1988-07-16紀念活動開出,自此傳統鐵路淡水線走入歷史。

臺北鐵道會社於1897-08-12創立,1898著手淡水線測量及規劃,路線自大稻埕工兵隊(*1)前分岐,往北渡基隆河,鑿隧道(*2),沿山麓迂迴通過士林街東隅,於舊街右方設士林停車場,再依序至唭哩岸(*3)、北投,橫斷水田區至關渡,鑿隧道(*4),沿山麓前進,於舊砲臺山(*5)鑿隧道,抵淡水市街南側。淡水線測量完成,臺北鐵道會社卻因募款困難而未能開工,由台灣總督府接手官營。

鐵道部技手陶山直次郎、宗繁彥於1900-01著手測量,1900-02測量完竣。鐵道部於1900-05-22設臺北建設事務所,所長稻垣兵太郎監督工事。臺北停車場新設位址確定,淡水線自新停車場分岐,穿越工兵隊(*1),出圓山山麓,過基隆河,避開原計劃隧道(*2),於士林街東側設停車場,通過士林舊街西側,依序至唭哩岸、北投,選擇高地迂迴路線至關渡,以避開可能的淡水河水害,鑿江頭隧道(*4),北上沿淡水河設護岸石垣工事,避開原計劃舊砲臺山隧道,經芊蓁林抵淡水市街南側(*6)。

第一工區為台北至北投間,技手陶山直次郎工事主任,久米組負責工事; 第二工區為北投至江頭間,技手新見喜三工事主任,大倉組負責工事; 第三工區為江頭至淡水間,澤井組負責工事,工事主任同第二工區。

淡水線建設目的以淡水港輸入鐵路縱貫線建設材料、運送士林一帶產出石材為主,兼當對華南交通貿易。工程費自縱貫線建設費支付,全線13哩32鎖,軌道取自拆除清舊鐵路,另部份材料取自拆除物件改建,如士林川橋49呎、石牌川橋48呎等,總工程費約724,000圓。

現今台鐵淡水線已全面拆除,新建捷運淡水線也已行之有年。藉由台灣鐵道史(1911),第二北投川橋長12呎,於1901-03-07起工、1901-08-02竣工結合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以圖鑑史目前橋台尚存(但長度明顯超過12呎,加高併入磺港溪河堤,繼續肩負不同使命。





備註如下:
以下備註為臺北鐵道會社和總督府鐵道部計劃,兩相對照所得,僅供參考。
*1 大稻埕工兵隊所在區域似乎不小,僅知陳德星堂現址為其範圍之內。
*2 此隧道當設計在劍潭山山腳下,詳細位置疑在現今北安路接中山北路的無名隧道附近,此僅為個人自以為是的推測。
*3 唭哩岸?唭里岸?其哩岸?其里岸?這不是重點〜!
*4 此隧道原名即為江頭隧道,請用台語發音「江頭」。江頭隧道長330呎,側壁及坑門口石造(粗角石作)、拱磚造(煉化石積),於1900-06-25起工、1901-03-21竣工。
*5 舊砲臺山位址即今台北基督學院所在的山丘,現今山名?這不是重點〜!
*6 臺北鐵道會社淡水線計劃沒有留下圖譜(當然是我找不到),而總督府鐵道部淡水線,可由明治版台灣堡圖明確得知。

參考資料:
1. 台灣鐵道讀本(2006)
2. 台灣鐵道史(1911)
3. 明治版台灣堡圖


【新增說明#2016/11/24】

台灣鐵道史(1911)稱石牌川橋為「石埤川橋」,因地理位置在石牌庄,個人判斷應為誤植,調整為「石牌川橋」。另外,原書「小八里芬橋」,自當調整為「小八里坌橋」,略過不表。


Remark:
1. 2016/11/11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6/11/24新增說明。

2016年11月4日

騎遊苗栗:探訪銅鑼灣隧道


幾乎沒有歷史的舊銅鑼隧道(銅鑼灣隧道),數字默默地說話。
ps. 單位造價=施工難度。

舊隧道名稱
費用
/
題字
見返阪
633.47
74,990
118.38
穿月、噴雲
苗栗
1445.73
153,605
106.25
功維敘
銅鑼灣
788.24
105,584
133.95

第一
752.33
71,839
95.49

第二
2377.72
211,990
89.16
開天
第三
1673.83
150,768
90.07

第四
156.68
17,044
108.78

第五
773.92
65,811
85.04

第六
745.87
68,449
91.77

第七
4136.62
553,906
133.90
巨靈讓工、一氣通
第八
1690.66
195,827
115.83
大安洞
第九
4162.42
439,769
105.65
潛行不窒、氣象雄深


【遊記】

大洞堂 玉衡宮孔子廟象山書院沿革 1901創建,供奉三恩主、觀音菩薩、太上老君等神祇,並附設「象山漢學書院」延續漢學薪火及供奉至聖先師,為儒、道、釋合祀的鑾堂廟宇,日治期抑道揚佛,登記為觀音宮。台灣光復後,改稱孔子廟,1950重修、1952竣工。再1971興建玉衡宮,於1975竣工,自此孔子廟、玉衡宮建物形體分立。
ps. 一般而言,傳統道、佛二者分立,儒稱學,不為宗教。關於鑾堂宗教系統,有興趣者,請點連結 全國宗教資訊網



長紋黛眼蝶(玉帶蔭蝶)雄,呵呵~!今天沒開課喔~!

水管橋,路過隨手拍。

苗栗義塚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是記錄客家義勇軍參與平亂的重要史證。

義民廟是台灣客家族群特有文化之一,廟方解說現存最早古物為1870第二代香爐。


原台灣省糧食局苗栗倉庫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路過隨手拍。

中正路一棟台電標誌建物引人注目 GoogleMaps街景,路過隨手拍。

日治期,苗栗水道(自來水)計劃取後龍溪伏流為水源,給水預定15,000人量、一人一日給水量167公升(合計2,500CMD)。於1937-02-22起工,1938-02-16完竣,03-26水質檢查無疑慮,03-27舉行通水式,05-12水道全構造物使用取可,總工費金186,968円。貼圖截取自1941年版「臺灣水道誌圖譜」。

到訪時,閉門謝客。

田心謝氏陳留堂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為兩進七開間格局,個人覺得外觀頗為亮麗,肅穆感需要培養。
ps. 純屬個人觀點有錯請見諒。

苗栗文昌祠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 1885落成。1889苗栗設縣,因縣衙尚未興建,暫借文昌祠為衙署;同年冬天,地方官紳倡議在文昌祠倉頡廳創辦英才書院,成立苗栗縣第一所官民合辦地方教育場所。
ps. 現場導覽解說牌註解文昌祠為1884落成。


天香吟社於1912創立,1927-08-03擴大成員在文昌祠成立栗社 台灣詩社資料,每月開課或舉辦擊缽吟詩大會,每月集會詩稿油印詩集專刊,每年春、秋擇日舉辦詩人大會,成為中北部最有名的吟詩大會。

放飯時間,經濟實惠!

苗栗隧道於1902-06-25起工,1903-03-31竣功,全長1445.73呎,工費金153,605円,門額為兒玉源太郎題字「功維敘」。

鐵路縱貫線於1899-05動工,訂定基隆至葫蘆墩(豐原)間為北部大工區、打狗(高雄)至濁水溪間為南部大工區、濁水溪以北至葫蘆墩間為中部大工區,工事自南北兩端開始,之後斟酌南北進度再開動中部工程。

北部大工區自新竹以南,1902-04-05同日設立包含內湖庄、見返阪、溪後壠、苗栗、銅鑼灣、三叉河詰所(現場工務所),另外新竹和頭份溪詰所於1902-04-08設立。

銅鑼灣為八工區,久米組負責工事施工,技手榎本定吉監督。

發現廢棄橋台,橋名不知。對照明治版臺灣堡圖,橋台位處南勢坑庄,而此處鐵道橋樑包含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南勢橋,除第二南勢橋為拱形暗橋可以順利排除外,無從得知,這需要鐵道專家來,我乖乖繼續騎車涼快去。

銅鑼灣隧道於1902-06-03起工,1903-08-26竣功,全長788.24呎,工費金105,584円。其單位長度造價為山線(台中線)隧道之最,甚至超過有「巨靈讓工」和「一氣通」門額的第七隧道,而其歷史卻是乏人知曉,以及維持一貫無語的孤寂。

切入縣道119,午休時段可不能錯過,我們是悠遊攬勝團,今天僅出車三人。

武秀才宅第建於清同治年間,原為三進三出三合院,宅第部份於1935-04-21大地震震毀,現狀維持災後重建規模。正門加高三尺,正為前清武秀才宅第的特色。


轉入苗34-4右接苗33,山水田園,好個騎車天。

四湖劉恩寬大伙房 苗栗縣文光局(劉恩寬古宅)西湖鄉公所 始建於1760,現狀為1963修建,前埕二對旗桿座分別為清咸豐8年(1858)、清光緒14年(1888),見證耕讀世家。


宣王宮前身為雲梯書院 中華民國的書院,於1829(清道光9 年)在四湖莊伯公背(今瑞湖國小校址)創辦私墊,至1840(清道光20 年),擴建學堂,奉請分祀至賢先師孔夫子為主祀暨五文昌夫子合祀,稱為「雲梯書院」。日人於1900推動新式學校,雲梯書院至此功成身退。

西湖敬聖亭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 記錄惜紙敬文情。

35北上,切回縣道119接省道台1線,一路逆風低飛,暢快淋漓。

後龍國小日式宿舍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 路過隨手拍。

有狀況!順勢收工。話說我這隨車打氣筒真該換了,只能打到約30psi(憑手感),聽說用鋼瓶不錯,我得考慮考慮。


Remark
1. 2016/10/31旅記。
2. 2016/11/4貼於Google Blogger
3. 2016/11/4貼於Mobile01 遊記與享區
4. 2016/12/7分享 GPSVisualizer地圖GPX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