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頭文字

古蹟、單車、親子,我的記錄簿。 (蝴蝶+1)

2017年9月19日

燈標初史略 安平燈塔、花蓮港燈塔新增補遺 20170919


安平燈塔第一次出現在【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是清光緒8年版,總冊自清光緒9年版至清光緒14年版皆說明「臺灣府臺灣縣安平老砲臺」鐙「光緒7年設」。就資料可信度而言,除非有相關佐證反駁,此官方文件已凌駕【遞信志航路標識篇】所載訪談記錄。清曆需要轉換,清光緒7年所涵蓋西曆範圍為1881-01-30至1882-02-17。

按清光緒17年版總冊記錄,安平燈塔於「16年改築」;在【寰瀛水路誌卷四】夾頁有較詳細的記錄:「清國各口巡工司告示第241號(光緒16年11月),設置在熱蘭遮城燈於光緒16年9月21日(明治23年11月3日)廢止,同日新燈點火,以安平燈名」。清曆需要轉換,清光緒16年9月21日即1890-11-03。

貼圖日本水路部【安平泊地】地圖(1896),可以明瞭第二代安平燈位置。

貼圖取自台大圖書館,可以明瞭第二代安平燈外型,其位置亦可藉由1896泊地地圖交互佐證。

按【遞信志航路標識篇】記載,安平燈於1897-05移築。基本上,這筆記錄雖僅有寥寥數字,應僅是原物件移位而已;經由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檔案【安平舊砲臺ヲ安平燈臺所敷地ニ充用ノ件】可以得知移築位置於安平小砲台

續按日明治41~42年總督府的三份告示,安平燈臺改築,磚造圓形塗白色,於1908-04-01點燈;再因燈籠取付工事,於1909-08-12點火休止;燈籠工事竣成於1909-10-05點火,改用第六等不動白色燈。如此,應該可以推論清安平燈至少服務到1908-04-01廢止,甚至可假設其燈鏡服務到1909-08-12休止。至此,清安平燈全面告別安平港。貼圖臺灣の風光(1935)。

歷史場景切換到花蓮港。海事官田上鄉吉【本島沿岸視察復命ノ件】陳述於1909-12-01調查花蓮港燈位置,選定新市街東側丘上南角。

花蓮港燈於1910-10建設,燈竿日文漢字稱竿取自安平移築,於1910-10-26開始點燈。貼圖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1931)。

時代場景切換到台灣光復的燈塔清點作業,這是接收前的前置工作。巡航艦海澄於1946-08-05抵達花蓮港,記錄到一張清晰的照片。

最後,訊息來自FB海關燈塔賢拜:「台南安平古燈下鐵房目前在花崗山燈塔」。說句實話,我只是業餘的,佐證自難周全,又常胡思亂想。請注意,鐵房是鉚接,要說它沒點歲,我是不信的!


Remark:
1. 2017/9/19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7/11/25新增第三代安平燈位置

2017年9月5日

燈標初史略 千字文鐙號


千字文鐙號

就個人所知,可見的「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並不多,目前哈佛燕京圖書館 Harvard-Yenching Library、柏林國家圖書館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開放電子版可供閱覽,版本包含1879、1882~19031905、1927共25本,雖不完整,卻是稀物。

由上述25本總冊得知:
1. 曾有一段時間,總冊將各鐙以千字文編為鐙號,期間至少包含1882~1905,且千字文鐙號從不重複使用。
2. 總冊1927版列出千字文鐙號重新編碼排列。在1905後的不明年份,千字文鐙號重新編碼排列。

鐙名的追溯已超出個人能力,以下抄錄1882~1905台澎金馬千字文鐙號
千字文 位置     現今燈塔名稱
洪   東椗島    東椗島燈塔     日   大膽島    (今已煙滅)
月   澎湖西嶼   漁翁島燈塔     盈   烏邱嶼    烏坵嶼燈塔
辰   東犬山    東莒島燈塔     律   安平老砲臺  安平燈塔
呂   北椗島    北椗島燈塔     調   火燒嶼    鵝鑾鼻燈塔
騰   旗山     高雄燈塔      露   淡水口二鐙  淡水港燈塔
珠   東湧島    東引島燈塔


Remark:
1. 2017/9/5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8/8/5校正

2017年9月1日

燈標初史略 安平燈塔新增補遺 20170902


安平燈塔

這兩年來,經過多次的搜尋,總算找到較多的「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差點翻臉拍桌要放棄。苦笑~!
ps. 貼圖為1896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取自Harvard-Yenching Library。

按遞信志航路標識篇,安平燈塔初設日期的可能性有三:(1)訪談在當地居住50年的某商會英國人,該燈約於日明治4、5年初設;(2)訪談當地耆老,該燈約於日明治5年8~9月初設;(3)按東洋燈臺表,該燈於日明治24年初設。

按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安平燈塔初設於清光緒7年。就資料而言,除非有相關佐證反駁,自當採用「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官方資料;但總册這筆安平燈塔「清光緒7年設」的記錄,是需要再說明的。

自清光緒9年版至清光緒14年版皆「光緒7年設」;自清光緒15年版且一直延續到清光緒22年版(1896)皆「光緒8年設」。但清光緒8年版第16鐙位於「臺灣府臺灣縣安平老砲臺」是總册第一次出現「安平燈塔」的紀錄,而且,總册都是在前一年尾由各口巡工司提報,再於次年初印行,如此,安平燈塔於清光緒8年版第一次出現,意即設於清光緒7年,當無疑義。

由於清曆需要轉換,清光緒7年所涵蓋西曆範圍為1881-01-30至1882-02-17,此筆官方資料完全推翻遞信志航路標識篇記錄的三筆可能性。吐大氣~!

至於個人將安平燈塔假設初始名稱為「臺灣鐙」,雖因時地「臺灣府臺灣縣」,推論似為合理,但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册將各鐙記錄為設置地點,而無鐙名,若將鐙「臺灣府臺灣縣安平老砲臺」貿然稱為「臺灣鐙」,就顯得草率了~!

鐙雖無名,但有千字文鐙號,且待下回分曉。


Remark:
1. 2017/9/2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7/9/5校正並更新。

燈標初史略人物篇:田上鄉吉


日治期間,燈塔興建的主要代表人物中,依序為大澤正業、青山重遠,尾原菊三。另外,石橋絢彥來台僅為短期兼職
竹田關太郎、石川源二和森田富士助來台並未曾在總督府任職,故此四位燈台重量級人士予以排除在名單之外

與尾原菊三同時期者,尚有一位海事官可與之並列;事實上,海事官田上鄉吉在總督府的重要性是明顯高於技手尾原菊三,雖然只有二筆與燈台相關,但卻是很重要的記錄

【本島沿岸視察復命ノ件(1910-01-01)】:
總督府海事官田上鄉吉本島沿岸視查,1909-11-30調查卑南假燈臺位置,如位於卑南測候所內,設備及看守上最便利,但臺東廳於數年前植種小笠原松,使得視界遮蔽,選擇移往南東正方海堤,則為最適當位置,再與測候所暴風信號標形成一線,可為導標之用;1909-12-01調查花蓮港假燈位置,選定新市街東側丘上南角。
Ps. 假燈指臨時燈,從構造角度而言,燈台採用木造建物通稱假燈台。但有一例外,第一代卑南燈台為木造建物,而總督府告示稱卑南燈台(之後於1920-10-01改稱臺東燈臺),現已煙滅。

【東吉嶼及六尺礁燈臺位置調查復命(1911-07-01)】:
總督府海事官田上鄉吉和技手尾原菊三會同,調查東吉嶼及六尺礁燈臺位置。東吉嶼三位置選擇,認定北端中央高地為最好位置;六尺礁燈臺建設為水中工事,需要巨額費用,建議改選查母嶼;查母嶼位於裡正角突角南56度,為無人小島,燈臺位置高水面63尺,工事困苦,但建設費遠低於六尺礁,計畫閃光白色全度、紅色分弧警示六尺礁。

日治期台灣燈塔興建主要代表人物:
排序
燈塔名稱
啟用日
燈塔興建主要代表人物
10
鼻頭角燈塔
1897-02-01
大澤正業
(青山重遠)
11
富貴角燈塔
1897-04-20
大澤正業
(青山重遠)
12
基隆燈塔 
1900-04-01
大澤正業
13
白沙岬燈塔
1901-01-15
大澤正業
青山重遠
14
目斗嶼燈塔
1902-06-15
大澤正業
青山重遠
16
彭佳嶼燈塔
1909-09-20
青山重遠
尾原菊三
(xx)
臺東燈臺
1910-06-16
尾原菊三
田上鄉吉
17
花蓮港燈塔
1910-10-26
田上鄉吉
18
東吉嶼燈塔
1911-08-22
尾原菊三
田上鄉吉
19
查母嶼燈塔
1913-06-18
尾原菊三
田上鄉吉
20
塭港堆燈塔
1914-04-06
尾原菊三
21
三仙臺燈杆
1915-04-12
尾原菊三

田上鄉吉為東京商船學校出身,多年從事航海,自1906-10-24任職臺灣總督府海事官,時年32歲,於1907-01-25兼任總督府技師,再於1917-01-18依願免官。

田上鄉吉:
1906-10 任臺灣總督府海事官
1907-01 兼任總督府技師
1915-01 任總督府技師兼海事官
1917-01 依願免官(神經衰弱及缺乏胃酸症)


Remark
1. 2017/9/1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19/5/26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