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頭文字

古蹟、單車、親子,我的記錄簿。 (蝴蝶+1)

2015年7月26日

高義吊橋歷史溯源


台灣山區道路的發展有其脈絡,依個人所知 新店福山道路溯源,獵徑和社路是原住民自力經濟發展和擴張所衍生,隘勇線和警備道則有著軍事統治的強權意味,之後的政府更迭及民主制度,進而發展產業道路、縣道或省道。

1910年(明治43年)總督府蕃務本署推動「雅奧罕群」方面隘勇線前進,宜蘭廳於5/22自圓山前進,雅奧罕、馬利克灣、奇那基群協同抗拒;新竹廳於6/15向內灣溪上游方面行動,牽制馬利克灣群;宜蘭廳9/8田丸部隊長、中間警部等會同家永中尉之一行,率領原住民抵達大嵙崁溪,於溪上架設鐵線,吊以木板,一人接一人坐之滑行至前岸,進入卡宇伊蘭社,社眾迎入社內宿之;桃園廳於9/13自角板山前進,以鞏固兩隊隘勇線,並迅速供應各線物資;9/23三廳前進隊於大嵙崁渡河點連絡初次完成。

1910/9/23山本大尉以電話向大津總指揮報告:「會合後,渡過該渡河點,至達卡散社自昨日起,由宜蘭隊準備以鐵絲架設吊橋,預計一週後完成。」。

以上史蹟記錄取自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理蕃誌稿】第二卷下卷」,三廳記錄散見於各頁,山本大尉電話報告見p.121-

三廳前進隊會合於大嵙崁渡河點,並開始以鐵絲架設吊橋。這個會合點在現今依然存在嗎?吊橋在現今依然存在嗎?卡宇伊蘭社和達卡散社是重要線索。經查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1907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套圖今Google Maps,並對照經建一版地形圖,此即位於北橫高義一帶,吊橋名高義吊橋。

譯名對照(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理蕃誌稿】第四卷附錄)
ガオガン  雅奧罕、卡奧灣    Gaogan
マリコフン 馬利克灣、馬里闊丸  Marikowan
キナジ  基那吉、奇那基    Kinajih
カウイラン 卡宇伊蘭、高義蘭   Kauiran
タカサン  達卡散、塔卡散    Takasan


【遊記】

抵達高義候車亭,整裝!

自候車亭左側下階梯,蝶兒來迎賓,這隻是白斑弄蝶(狹翅弄蝶)。

哇哩咧!!!今日的第一道挑戰,非誠勿擾,無備末進!蛛網夾道,飛蟲亂舞,小蚊逼人很甚。

進入竹林區,惱人的蛛網不斷,登山杖前導大亂旋。

蝶兒不少,以小灰蝶和黛眼蝶居多,長紋黛眼蝶(玉帶蔭蝶)入鏡。

一路的荒蕪,久無人跡。發現吊橋,仔細瞧,無名!
ps. 橋柱標示「禁止通行」,請各路朋友三思而後行。

有意思!綠色橋廊!只是這橋板好像有問題耶!驚~!

今日我是全付武裝,有備而來,怎也要好好踏查一下。腎上腺素有反應。

綠廊寫意?其實不然!登山杖前導小轉旋。

前方豁然開朗,下方小驚心。等等!是鐵線橋雖然它已是前、後兩代共構橋,前代主纜是成束鐵線喔~!這可是現存少見的,依個人經驗,這是僅此一次見到實物,而且居然還能親身體驗要給它走過去(雖然它是前後兩代共構橋),開心!
Ps. 2015/8/13後記:經查台灣古道仍存在鐵線橋,就是不知有沒有緣份能去走讀尚稱完好的鐵線橋。



瞧瞧河道,今天天氣

再前進沒幾步,橋板狀況完全打消充斥的喜悅,腎上腺素再度激發、爆增!單手抓穩單腳進,另一手腳再跟進,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踩在橫吊樑,只有一步是半踩在鐵線上,因為橫吊樑斷了。是有橋板連接,但我就是不敢踩,怕怕~!一路平安抵對岸,回拍!

咦?有接線箱。

原來橋端兩側不遠都有建物,看來這座橋應該是榮華壩工作人員定期使用中。

這是兩代共構橋,比較奇怪的是,前、後兩代主索錨定的位置是不是太近了?看得出來錨定的小區域與整體略有不同。我不是學土木的,記錄代解。

要好好地看仔細了,是鐵線橋耶~!















按之前所做功課,靠右可上鷹山,既來之,則安之,咱也要來去摸摸三等三角點No.6264

陡上,開路,攀岩,抓樹幹,硬上,開路,有沒有搞錯啊~?跌對邊是皮開或肉綻,跌錯邊是七天才回家,不好玩!

大粒汗、小粒汗的,完全沒有閒情逸緻想到要拍照,等我下回有好漢相幫再來補拍,這單槍匹馬的,我很認命。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撤~!

回行到路口,發現鞋在開口笑,今天當了一次傻蛋,哈哈哈!


【後記#2015/8/18】

翻拍「ガオガン蕃之圖」カウイラン(卡宇伊蘭)、タカサン(達卡散)相關地形及路線圖,按說明此圖為1911年遠藤寫真館出版1910年日軍進行芃芃山隘勇線推進時之軍事行動圖,提供參考。

全圖可見於「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參考圖集」,值得推薦!


【後記#2017/7/2】

高義吊橋原名「小島橋」,佐證如貼圖。


Remark
1. 2015/7/25旅記。
2. 2015/7/26貼於Google Blogger
3. 2015/8/13新增鐵線橋後記。
4. 2015/8/18新增後記。
5. 2017/7/2新增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