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頭文字

古蹟、單車、親子,我的記錄簿。 (蝴蝶+1)

2021年2月21日

海關1946台灣燈塔報告(三)


淡水港導燈(TAMSUI HARBOUR LEADING LIGHTS)於1946-07-05造訪

一位日籍站長、一位本地看守員和一名苦力。

低燈於1944-10遭受機槍射擊而停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於1946-01-25復燈。高燈沒有遭受戰爭損壞。

低燈(LOW LIGHT)
這座燈標和燈站位於碼頭終端,距離市街約1.5 km。燈站提供服務電話。

以電力110 V供應250 W燈泡,燈站有2個單芯燈具,如同備用。六等180度定光透鏡,背部附反光鏡,3片受彈擊破裂。垂直的棱鏡放在前面,用以聚集水平光。自外側向燈器看,綠色玻璃罩在左側,紅色玻璃罩在右側,中間是白色光束。燈站有一個綠色玻璃罩備品,但沒有紅色玻璃罩。

燈籠室以浪板和內襯木板建造成一座普通房間,開窗孔供投射燈光,狀況相當良好。所有的彈孔皆已修補完成,燈籠和塔體油漆耀眼。燈站沒有窗玻璃的備品。

塔體為鋼製格子式,以繫桿連接4圓柱,已非常鏽蝕,需要去繡和油漆。鋼製爬梯狀況較好,幾個踏階無鏽蝕。

辦公室和住宅為屋頂鋪瓦的木造建物,狀況良好。

沒有避雷針。沒有霧警設施。鋼製管狀構造旗杆,外觀非常糟,需要油漆。全部的牽索在最近已換新。

由市街供應自來水,有古老的井水可以混用。

高燈(HIGH LIGHT)
位在高地的中學校,與低燈一起標示出淡水可通行的航道。

電力110 V供應60 W燈泡。有安裝一具舊的電石氣燈,但沒有使用。光學器具和低燈一樣,但沒有紅和綠玻璃罩。白色光應考慮增大,無論如何,以較大的200 W燈泡取代原60 W燈泡是需要考慮的,如此將不易與周圍的燈光產生混淆。

燈籠有2片玻璃格窗在前方、2片空白格窗在後方,沒有備品。桅杆、平台和欄杆需要油漆,爬梯輕微鏽蝕。

舊的鐵造鋼瓶房,留存一空的電石氣鋼瓶,但沒有連接到集合箱。鋼瓶房有一壓力錶。

由於房屋和樹木的影響,高低二燈彼此不能互相看見,但由海面可清楚看見二燈。

照片顯示高燈和前方的鋼瓶房,矮牆標示出高燈的資產範圍,背景的建築物屬於學校。

照片顯示2個已生鏽的浮標躺在沙灘,也顯示運搬浮標的鏈條、人字起重杆、台車、船台到浮標保修棚,棚內有一具狀況相當良好的浮標。


======================================
安平港燈標(ANPING HARBOUR LIGHT)於1946-07-30造訪

二位日籍看守員和一位本地苦力。現在的工作範圍僅僅是開關燈和更換鋼瓶而已(*11)。
(*11) 這些看守員負責還包含2座導流堤燈標和四草湖燈標。

這是一座極少數能在空襲後而沒有受損的燈標,功能持續不中斷。

這座燈標距離海岸約1 km。看守員住處由燈站分開,有電話可通訊。

電石氣閃光器附28公升燃燒器,連接到鋼瓶和集合箱的管線已生鏽。現有的鋼瓶和其他燈站不同,1桶8 atm、1桶4 atm、1桶5 atm,燈站還有3桶空鋼瓶。六等定光透鏡狀況良好。

燈籠的薄鐵板製圓頂已鏽蝕,部分位置會漏水,燈籠座和天溝也已鏽蝕。5片玻璃格窗和3片空白格窗在位置上,由於僅需要2.5片透光,其他將油漆黑色。

塔體圓形磚造塗灰泥,燈籠和塔體因預防空襲而塗成灰色。鋼瓶房為附屬連接在塔體的磚造建物,因為屋頂平瓦混亂錯位而漏水。

避雷針狀況良好。燈站沒有旗杆。

住屋為木造建物,距燈站約1 km,離安平海關非常近。

照片顯示燈籠、塔體上方部分和鋼瓶房,左側磚造方形塔為日本軍方的瞭望塔。

安平北導流堤(ANPING TRAINING WALL (NORTH))
這座燈標未受戰災,但因供應氣體洩漏,於1945-10-06停止發光。電石氣閃光器附14公升燃燒器,250 mm浮標燈籠,綠色色罩已破損。1具備用閃光器存放在看守員住宅。塔建物如同高雄防波堤為鋼筋混凝土造,鋼瓶房有2桶空鋼瓶。爬梯踏階鏽蝕。避雷針狀況良好。
照片顯示安平北導流堤燈標。

安平南導流堤(ANPING TRAINING WALL (SOUTH))
由於風浪覆蓋導流堤,使得無法抵達。這座燈標和北導流堤燈標是成對的,除了塔體漆紅和紅色色罩取代綠色色罩以外。看守員將透鏡放回辦公室保存,但將閃光器仍保留在燈籠內。
照片顯示安平南導流堤燈標。

四草湖燈標(SISO KO TEMPORARY LIGHT)
由於供應氣體洩漏,於1945-10-03停止功能。電石氣閃光器附14公升燃燒器,200 mm浮標燈籠,通風罩已遺失,透鏡已收回至辦公室存放,留在燈籠內的閃光器將不再使用。1具備用閃光器在辦公室,有2桶空鋼瓶已非常鏽蝕的放在鋼瓶房。集合箱、壓力表、溫度計、管線等皆已被偷。建物主體為鋼管結構,並以3隻木樁加強,為舊物改建而成,鋼瓶房門已失去。
照片顯示四草湖燈標,四周是沙地。

(*12) 四草湖燈標自1929開燈至移交海關,如此長時間的點燈紀錄,若一直稱為「臨時」就真的假了。日治期稱「假燈竿」,可以分為二類,一為新造燈塔所設的臨時燈杆,另一為約1927之後的木造燈杆,使得與產生混淆。
(*13) 以下為原文轉譯,特予收錄。「這座燈標於1929建立,用途是標示舊安平航道,它距離現今北導流堤約2 km。由於天然沙洲的原因,航道易於淤積,需要定期疏浚。建造導流堤使得台南和安平間的新運河延伸,並且形成新的航道,舊航道已經被廢棄,實際上,航道已淤積至低水面,這座燈標已經失去意義」。
(*14) 什麼是浮標燈籠(buoy lantern)型式?提供連結資訊參考。

======================================
鼻頭角燈標(BITO POINT)於1946-08-04造訪

燈標已失去功能,僅有1位住在附近村落的本地看守員負責。

燈站在1944-10-12遭受轟炸而失去功能,於1945-04-14再次遭受攻擊。

海面平靜時,可以由海上登陸。沒有適當的陸路可達,需藉由狹窄的山路登高步行約1.5小時。
這座燈站具有通訊電話。

燈籠圓頂和燈籠座已鏽蝕,燈籠所有的玻璃格窗已破裂。

鋼製塔建物,鋼板鏽蝕嚴重,已不可使用。由於遭受轟炸導致火災,鋼製爬梯明顯地因熱而卷曲,塔體完全廢棄。

旗杆已無上半部,全部的牽索已被偷。

辦公室為一幢日式木造建屋,已被拆散,僅留骨架。

住宅和屋外建物受到直接的攻擊,僅殘留破裂的牆體站立。

儲水槽狀況良好,但沒有人孔蓋。

照片1顯示塔體和僅餘背牆的屋舍。

照片2顯示日式木造辦公室,僅餘骨架,電話線電杆顯示在房子前方。


======================================
Remark:
1. 2021/02/21初稿貼於Google Blogger。
2. 2021/02/22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