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頭文字

古蹟、單車、親子,我的記錄簿。 (蝴蝶+1)

2016年2月22日

鼻頭角燈塔(鼻頭角燈臺)初史略


1895馬關議約(明治28年),臺澎易幟。

1895/5/29日軍登陸澳底。日台海底通信電線及航路標識建設急務。

1895/6/24臨時臺灣燈標建設部官制公布,部長為陸軍將官,以陸軍工兵大佐充任,受陸軍大臣指揮(*1)。

1896/3/27鼻頭角燈臺工事著手(*2)。

1896/6鼻頭及林洞(*3)二庄民捐贈用地(*4),共17,857甲餘。

1896/9/28賜賞狀及銀杯一個給予鼻頭庄捐地人陳曲。

1896/11/21鼻頭角燈臺工事完竣,臺灣總督府通信部接替。燈臺白色六角形鐵造,高自基礎41尺、高潮水面上211尺,燈器二重蕊石油火口附折射器,燈質第四等閃白光、每30秒一閃光,明弧磁針方位89.5~347.5度,光達距離19浬。其他建物包含吏員休息所磚造一棟、置物間木造一棟、水井、圍牆等。建築費共計35,269.478-(三萬五千二百餘圓)。

1896/11/21瑞芳警察署警官二名派出(*5)。

1897/2/1燈臺看守香川恒介點燈。

1897/2燈臺配置防禦用銃三挺。

1897/3頂雙溪非常通信所架設電話線至鼻頭角、基隆,急變應用。

1902/4地方安定,防禦用銃繳回。

1906現場岩盤龜裂,燈臺移築決定,受負人堀田鶴松,工費金6,724.22-。

1906/12/20移築工事著手。設木柱假燈,光力百燭光,高潮水面上18尺,光達距離約6浬。

1907/3移築工事竣工。

1907/4/5燈臺點燈,高自基礎41尺、高潮水面上223尺,明弧磁針方位90~325度,全度光力4,000燭光,光達距離22浬。假燈撤去。

以上摘錄至1907/4/5,其後1914/9/20官舍及置物間改築、1920/10官舍修理(1919暴風所致)、1926/5官舍移築(地盤龜裂)等,略過不表。

備註如下:
*1 臨時臺灣燈標建設部是陸軍軍方單位,非為臺灣總督府轄下單位。
*2 這是日領期間所興造的第一座燈塔,由軍方興造,本意非總督府民政設施。
*3 原文為林洞,疑(應)為撈洞。
*4 按日期先後判斷,可謂明哲保身的明智之舉。
*5 台人抗擊未歇,另有賊匪強徒於山區出沒,工事完竣即燈標建設人員將陸續移出,必須要有相應安全措施。


【新增記錄#2016/5/8】

按舊圖應為1907/3移築竣工後的模樣,舊圖應為台灣光復之後(尚未修復前)所拍的照片。原始建設圖譜,請移駕後文 三貂角燈塔(三貂角燈臺)初史略,可見原樣貌。


【新增記錄#2019/9/1】【新增記錄#2019/11/9】

1897-02-01鼻頭角燈台點燈,臨時台灣燈標建設部移交清單內包含境界標花崗石「方七寸、長三尺五寸」四本。
ps. 移交清單取自【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4498044。

這應是日治期第一筆花崗石基石記錄,此時台灣堡圖計畫還未開始,更遑論三角點基石了。個人目前僅見「鼻頭角燈臺所用地」三界石,期待各方能有新發現




Remark:
1. 資料取自1928(昭和三年)遞信志航路標識篇,舊圖翻拍自「今日海關」第63期。
2. 現狀主體為1996重建鋼筋混凝土造圓塔,貼圖為2013/8/25造訪記錄。
3. 有興趣者,請延伸閱讀「今日海關」第63~66期  財政部關務署刊物   連載「海關燈塔巡禮」
4. 補充說明:磁針方位指北為0度。
5. 2016/2/23貼於Google Blogger
6. 2016/3/1標題更名。
7. 2016/4/4分享 請點連結 列印版。
8. 2016/5/8新增記錄。
9. 2019/9/12019/11/9新增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