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頭文字

古蹟、單車、親子,我的記錄簿。 (蝴蝶+1)

2016年2月19日

彭佳嶼燈塔(彭佳嶼燈臺)初史略


1906/9/20總督府海事官三村三平、小關世男雄和技手尾原菊三(*1)會同登嶼,著手調查彭佳嶼燈臺適當建設位置,提出四個位置選項。

1906/10總督府事務官賀來佐賀太郎出差至橫濱,於航路標識管理所就燈臺位置研究擇定第二點位置:中央東部海拔426尺。

土木局預定1906~1908期間,以總工費金223,700-圓全部完竣,臺北澤井市藏工事請負。

1907/1工事起工,土木局技手石村嘉太郎監督(*2)

沿岸船通航運補,先設高10尺木柱,不動紅色假燈(*3),工事監督指派人夫點、消燈。

1908/9/21假燈勤務上里三二、小使(*4)源五郎派遣。

1908/12燈籠製造作業延遲,除燈籠、燈器組立外,土木工事大略完竣。冬季激流及風浪,交通杜絕,材料、糧食運搬不能;需增工費19,064.76-(一萬九千零六十四圓七十六錢)於來年繼續進行。

1909/2/10沿岸船須磨丸靠港,得知假燈勤務二員腳氣病危篤,需派員代理及收容病員。沿岸巡邏船扇海丸急航,季節風狂暴,靠岸不能。

1909/3日本內地船舶來航,告知假燈消滅。以沿岸船、民船搭載經驗水夫、潛水夫各手段,前後八回,渡航悉失敗。

1909/3/19須磨丸搭載代看守員宮里政松等二員,夜半出航,天明上陸。小使源五郎已病故,看守員上里三二行動能力失去。

1909/3/20夜,燈火復舊,死者、病者收容歸航。

1909/5到貨組立。

1909/7工事完竣,移交通信局。

1909/9/20假燈撤去(*5)

備註如下:
*1 尾原菊三任淡水燈臺看守。
*2 個人已知石村嘉太郎先後監造彭佳嶼、查母嶼、三仙臺燈臺,共3座燈臺工事。
*3 假燈意指臨時燈杆,將燈器安裝在臨時構造物上,短期方便用
*4 原文「小使絲數源五郎」,個人判斷為雜役雇員,或當助手解,此處解釋可能有誤。
*5 原文未說明彭佳嶼燈臺那一日開始正式執行任務,可以姑且假設1909/9/20即為第一日點燈。

燈臺白色圓形磚造,高自基礎70尺,平均水面上480尺,燈器千五百燭光照度(Lux),石油白熱閃光式折射器及迴轉器,第一等閃白光每15秒一閃光,全度光力864,000燭光,光達距離30浬,除264~316度方位被高地遮蔽外,其他各方均可以見燈光。

其他重要工事摘錄及整理如下:
(1) 渡口廊下及繫船浮標。
(2) 置物間磚造一棟24
(3) 吏員休息所磚造一棟46.18
(4) 吏員休息所磚造一棟73.31
(5) 小使室木造一棟16
(6) 浴室木造一棟1.5
(7) 霧砲臺兼火藥庫磚造一棟2.25
(8) 燈臺四周圍牆高3尺、延長17間。
(9) 官舍圍牆高3尺、延長27間。
(10) 貯水池幅18尺、深11尺、內法長60尺。
(11) 貯水池幅6尺、深5尺、內法長9尺。
(12) 濾過池幅12尺、深5尺、內法長12尺。
(13) 淨水池幅12尺、深5尺、內法長12尺。
請注意,以上第(10)~(13)項已為完整的水道(自來水)系統。

最後,追加收錄烽火臺一座,此為原文未收錄,有圖有真相。
Ps. 此篇是2014/5/10遊記 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的文史補遺,真是有夠「抵累」的。昨日才取得遞信志,立馬補篇(笑)。



Remark
1. 資料取自1928(昭和三年)遞信志航路標識篇。
2. 2016/2/19貼於Google Blogger
3. 2016/2/24補充說明:燈籠即燈器的外罩(外框鐵架、內裝玻璃),如貼圖範例。
4. 2016/3/1標題更名。
5. 2016/4/4分享 請點連結 列印版。
6. 2018/9/9刪除自以為是的烽火台,正解是風力塔